2021年廣西醫療招聘備考敲響了戰鼓,中公廣西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準備了2021廣西醫療招聘考試檢驗學資料:紅細胞沉降,各位準備報考的小伙伴們趕快練習起來吧!更多備考資料歡迎持續關注中公廣西衛生人才網筆試資料板塊!
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,是指離體抗凝血靜置后,全血中紅細胞在單位時間內下沉的速度。血沉過程一般可以分為3期:1.緡錢狀紅細胞形成期,一般要經過數分鐘至10分鐘;2.快速沉降期,形成緡錢狀紅細胞以等速下降,約40分鐘;3.細胞堆積期,又稱緩慢沉積期或擠緊期,此時紅細胞堆積在試管底部,約10分鐘。
檢測血沉的方法有:
1.魏氏法:將枸櫞酸鈉1:4抗凝全血置于魏氏管中,直立1小時后觀察血漿的高度。此法是傳統方法,簡便實用,ICSH推薦此法作為血沉測定的參考方法。
2.血沉儀法:抗凝血紅細胞下沉過程中采用光電比濁、紅外線掃描等方法,動態分析紅細胞下沉各個時段的血漿的透光度變化而測得血沉。此法測試時間短、重復性好、不受環境溫度影響,而且血沉儀能動態記錄整個血沉的動態變化過程,可繪制出紅細胞的沉降曲線。
血沉的結果也被多種結果所影響,如:血漿因素、紅細胞本身的影響及檢查的技術等因素影響。
1.血漿因素
(1)血漿蛋白:大分子蛋白質如纖維蛋白原、免疫球蛋白和巨球蛋白、急性反應性蛋白等可促使紅細胞聚集,血沉增快;小分子蛋白如白蛋白可抑制紅細胞緡錢狀聚集,使血沉減慢。
(2)血脂:甘油三酯、膽固醇促使紅細胞聚集,血沉增快;卵磷脂可抑制紅細胞緡錢狀聚集,使血沉減慢。
2.紅細胞本身的影響
(1)紅細胞數量:紅細胞增多血沉慢,紅細胞減少血沉快,但血沉增快與紅細胞減少并不成比例。
(2)紅細胞形態:紅細胞直徑愈大血沉愈快;紅細胞形態異常如球形紅細胞、鐮形紅細胞增多,因不利于紅細胞聚集,血沉減慢。
3.技術因素:
(1)血沉管:內徑大→ESR↑;內徑小→ESR↓
(2)溫度(18~25℃):溫度↑→ESR↑;溫度↓→ESR↓
(3)抗凝劑:濃度大→ESR↓;抗凝劑量多→ESR↑
(4)血沉管的傾斜:可使ESR加快(傾斜18°,15min相當于正常1 h)
(5)血沉管不清潔,血沉減慢
血沉的參考值:男性<15mm/h末,女性<20mm/h末。
以上便是進行血沉檢測時的一些常規的檢查方式和影響因素,在進行檢測時一定要注意其他因素的一些影響,以免我們對結果造成不準確以及臨床的一個誤判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